卖正装的品牌那么多,为什么穿正装的人越来越少了?

新乡高评分定制西装-新乡租西装

马上就要过年了,很多人都要回老家,这就是中国的传统。为了让家里人感觉自己在外混得好,回老家的时候,每个人都要给自己弄身得劲衣服,因为喜欢穿运动服,每次回家都会被老人数落。

“天天穿得邋遢,咋回来见人?都不会弄身西服穿穿?”

曾经流行的西服

说实话,听到老人这样说的时候感觉很不舒服,可是也没办法,她们在老家不会知道,现在城市人穿西装的少之又少,就连商场里都难见到卖西装的了。

我可不是瞎说,前段时间逛了逛新乡的百货大楼,胖东来,不能说卖西装的没有,但是很难找,绝大部分都是卖休闲装的。

当想到这个话题的时候,忽然想起来20年前,那时候西装流行得很。谁上街要是没套西装,就真是太没面子了。上初二的时候,家人就专门到镇上的服装铺里给量身定做了一套西装,穿上西装后,感觉路都不会走了。

滑县宋建伟

在滑县经营西装的宋建伟生意很好,最好的一年光西装就卖了好几千套。他说的西装可不是普通村民穿的西装,而是高档西装,一套西装最贵的卖1180块钱。可能大家觉得现在这钱没啥,可是20年前,一个人的工资才二三百块钱,你说一套西服1180块,贵不贵?

宋建伟今年45岁,年纪不算大,可是已经是滑县服装界的元老了。1993年,他正值高三,那年遭遇车祸,失去了右臂,没法写字了,就弃学跟着朋友卖衣服。就是滑县农村有会了,跟同学在会上卖衣服。

有文化就是不一样,他卖的比朋友还好。宋建伟一琢磨,就在县城服装大棚下租赁个摊位,自己卖衣服,刚开始什么都卖,2000年的时候,就在县城开专卖店卖西装,那时候西装多流行!

常年经营西装的宋建伟

宋建伟卖西装的时候专挑高档西装卖,试营业的前两个月就卖出去一套,那是滑县一个富有影响力的人买的,一套1180元。没想到两个月后西装掉色了,对方去退,厂家不理,老实本分的宋建伟自己拿钱买套新的给对方换了。

从此以后,对方成了宋建伟的贵人,给了他很多大单。宋建伟的西装生意越做越好,可是到2005年之后,西装生意跟突然吃了毒药一样,厂家倒闭,老百姓不买了,这个时候,宋建伟开始代理红豆等品牌,西装没人问,红豆的休闲服装却红火了,就滑县县城每年稳定在了五百万左右。

有27年经营服装的经验,宋建伟觉得西装从火爆到沉寂,跟人们的生活认知改变有关。

西装穿着受束缚

01?西装比较正统 穿着感觉不自由

西装是为绅士打造的,比较有型,以前很多人为了面子,要面子活受罪,不得不穿西装。可是穿上后,感觉并没有那么好。

除了出席正式场合,你说穿个西装,买菜方便呢,还是坐车方便,还是吃饭方便?都不方便,有种束缚感。

以前人为了面子,活在别人的目光里,可是2005年之后,人活的明白了,注重自己的感受,咋舒服咋来,所以大家对西装就没有那么狂热了。

卖保险的常传西服

02?西装不实用 搭配比较麻烦

西装真是不防寒、不凉爽的衣服,一点都不实用。夏天穿西装,热得要,一弄一身汗,冬天穿西装,露个大胸膛,冻得要。

以前穿可能还有人说这人讲究,现在人家看你冬天穿个露大胸膛的衣服,肯定说你傻,看你夏天穿个保暖的西装,肯定说你不正常。

就算冬天冷了,你在里面套个毛衣,零下两三度还行,零下十来度你试试,都没有棉袄来得实在,从实用角度来说,人抛弃西装也是对的。

03?休闲服饰流行 人知道怎么活了

物质越丰富,人活得越真实,注重自我感受,说俗点:“人知道自己该怎么活了”。大家可以留心一下,现在街上穿西装的几乎没有,就连穿皮鞋的也少了,很多人开始穿运动鞋。

现在除了买保险的、跑业务,剩下的基本上一辈子也就买一套西服,就是结婚那天穿的。

十字路口左转弯时应该看哪个路口的红绿灯

如果路口只有圆灯,等圆灯变绿时,直接左转;如果路口有左转箭头灯,还要看地上是否有左转等待区,如果有,就可以在直行灯绿时,将车驶入等待区然后等左转灯绿后车辆左转

1.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,一般由红灯、绿灯、黄灯组成。红灯表示禁止通行,绿灯表示准许通行,黄灯表示警示。

2.交通信号灯分为:机动车信号灯、非机动车信号灯、人行横道信号灯、方向指示指示灯(箭头信号灯)、车道信号灯、闪光警告信号灯、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。

为什么一些古时很美的地名要被改成现在如此的土

给你讲个故事,

有个地方,以前和周围所有的邻居一样,穷,吃饭都困难,

后来时代变了,大家都挖空心思想去赚钱,这个地方的官员也很有头脑,想起家里有一宝,名叫黄山,风景迷人,但是怎么把这个宝贝抬高身价和知名呢?这些官员灵机一动,把本地官府名称也改名叫黄山....

后来确实有不少人来黄山游玩,这个地方也因此发了不少财,从官员到老百姓都穿上了定制西装、名牌皮鞋领带、住上了洋楼、开上了豪车,但是觉得精神上还差点什么、气质上还得提升一下。

一天官员们翻古书,才猛然记起这个地方过去不是叫黄山,而是叫徽州。徽州啊,多有诗意的名字,这些官员心想,得改回来,咱是文化人,可不能用跟那些穷屌一样名字老土。

出于本能,这些官员们偷偷算了一下,看改名会有什么损失,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:改名很花钱啊,光是本地各种大大小小的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公共设施、企业改名换牌子就要上亿元,上级官府和朝廷也要跟着改,也要很多钱,更要命的是,各种有关这几个字的出版物也要改。。。

这个地方的官员们倒吸了一口凉气,从此再也不提改名的事.....

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?这个地方就是安徽省黄山市,安徽为什么叫有个徽字?就是因为以前黄山市叫徽州市。另外这并不是段子。

正式回答为什么要改名:

因为有些是如黄山一样,在改革开放中迷失了,或者说为了发展经济丢掉了一些传统文化。

有些是因为政治原因,比如北平改名北京。

有些是为了纪念,比如香山改名中山,蒙江改名靖宇。

有些其实也是用的古名,比如合肥,古代也叫过合淝。

至于说土不土,那就见仁见智了。个人认为,穿汉服,并不代表你就做到了古人说的仁、义、信。改名字,也并不代表传统文化就丢了,或者说传统文化就是积极向上的?未必,传统文化也有糟粕。